救恩學校發明防止老退化的長者伸展遊戲。 救恩學校發明防止老退化的長者伸展遊戲。

要STEM教育辦得好,我們需要各學科老師的通力合作,一起制定一套知識、技能、態度三方面都兼顧,且適合自己學校的教程。 雖然香港有不少學校已經啟動了他們的STEM教學,有些從資訊科技科開始,有些從常識科開始,無論大家從那方向開始,如果能夠在STEM教育裏以教懂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,再而應用各科所學知識解決問題,達致創科為民,那就符合STEM教育的理想目標。 要達到這目標難嗎?不如就讓我們從這個理想目標的字面上,分析一下如何在學校裏辦好STEM教育。 從生活中發現問題 要教懂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,個人而言,最簡單不過就是採用問題導向學習(Problem-based learning),先為各級的STEM教育訂立一個要針對的問題。至於應用各科所學知識解決問題,則可以透過一個專題式學習(Project-based learning)把各科聯繫起來,把STEM教學的目標融入每個科目中,教學生應用各科所學知識解決之前立定的問題。這個做法最好由一位老師當總指揮,負責聯繫各科的負責人,並且在制定課程計劃前邀請有興趣STEM教育的各科老師參與成立智囊團。接着就是設計一套全面的STEM教程,涵蓋科學、科技、工程與數學四方面,並要求參與老師在傳授知識、教授技能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三方面的做法和理念一致。技能方面必須要能融入每個教學過程中。所指技能包括創造力、自學能力、與人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、時間管理、溝通技巧等。至於良好的學習態度也不能單止準時上學、專心上課、努力不懈等一般要求,而是配合學生面對21世紀挑戰所需要的態度,包括:愛閱讀、愛學習、「我做得到」、愛探究,也有科學家的精神:多聆聽、多動腦、多提問、多觀察、多動手、多嘗試、不怕艱難、不怕失敗等。態度決定高度,這些良好的態度都是STEM教育的學習重點。 簡單舉例:問題:香港預期人口將持續老化,其速度會在未來20年顯著加快,尤其以未來10年最為急劇。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,推算將由2016年的17%,增加至2036年的31%,再進一步上升至2066年的37%,記憶力下降是一大問題,不少長者甚至會出現老人癡呆的症狀,學生可以有什麼發明幫助他們?有了問題,學生隨即透過拜訪老人院、設計問卷、和專業人士對談等活動找出靈感;再應用各科所學知識,包括科學課的實驗技巧、科技課的手機程式設計技巧,電子零件應用、數學課的資料分析技巧、加上工程課的機械原理和動手做能力,這樣學生自然能夠設計出有貢獻的小發明。以下和大家分享救恩學校去年的一些小發明和研究。 救恩學校的小發明和研究 這些學生作品是經過兩年的STEM教學的努力下的新突破。作品不但有發明品,還包括了一些項目研究,例如針對糖尿病人而研究的奶茶、防止老退化的紙牌遊戲、提醒長者帶鑰匙警報器等,全部圍繞救恩學校去年一個“Pay  it  forward”的大主題而展開研究和學習。成功例子多源於學生的自發學習和不斷努力,他們不只完成老師給與的作業,而且抱着一顆愛專研的心,不斷尋找資料,直至為問題找到答案為止。 總括而言,要STEM教育辦得好,我們需要各學科老師的通力合作,一起制定一套知識、技能、態度三方面都兼顧,且適合自己學校的教程。STEM教育不能只講科技,買幾套機械套件回來做些程式設計教學就算,STEM教育也不能用傳統的評估方法如測驗、考試、做作業等來評定學生的知識水準和學習進度,還要評估他們的技能和態度兩方面。例如自學能力,如果學生有了自學能力,還有一顆自學的心,未來嚴峻的挑戰自然難不倒學生,因為他們在工作上所需知識只要透過Google search,加上分析就能取得。

提起輪軸,大家都會想到車、摩天輪等經常接觸的機械。輪軸(Wheel and Axle) 是簡單機械中的一種,今期就介紹它的原理和自製四驅車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機械學經常談及六種簡單機械,其中兩種(斜面和槓桿)已經在之前的篇幅向大家介紹,現在就讓我們認識滑輪(Pulley),原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人們使用機械來協助他們工作,無非想省力或讓工作更易完成。所有機械都建基於六種簡單機械。這些簡單機械由古希臘人提出,一直沿用至今,當時人們沒有把機械分類,其中一種是斜面(Inclined Plane)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很多孩子喜歡飛機,亦有坐飛機的經驗,但是你們知道飛機起飛後,在它身上產生的四種力量嗎?現在讓我們一起摺出回力飛機和模仿直升機原理的迴旋鳥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跟媽媽到街市買餸,總會見到一支量重工具,它一端綁著一個勾或秤盤,另一端則綁著一個砣,這個簡單工具原來就是簡單機械的一種:槓桿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關注現實世界的問題 運用工程設計模式指導進行 讓學生透過動手調查和探索過程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學習及明白團隊合作的必要 應用適當的數學和科學于過程中 允許不同的正確答案,接受學生犯錯及接接納失敗 基於研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STEM 教學不單止傳授知識,而是要培養孩子一種探究精神 以下我們介紹一個簡單的STEM 活動,學校或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做:棉花糖建築。相信不少孩子都喜歡 吃棉花糖,吃之前來一個學習,孩子們一定投入。 立體圖形(柱體和錐體)均是香港政府建議的第一學習階段的範圍。爲什麽自然界有不少建築,如金字 塔、岩石、蜂巢等都以三角形、六角形等圖案模式出現?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  

正當香港政府大力推動STEM 的時候,不少老師、家長在找題材上都感覺很頭疼。其實學習STEM 可以很簡單,大家只要掌握以下四個大原則就能輕鬆設計STEM 教程。 先從一些科學知識的基礎找出適合學生年齡的題目, 使用合適科技儀器進行探究, 應用數學技巧來分析結果, 利用工程於產品設計上,這樣就能設計出一次愉快的STEM 學習旅程。 作者:李慧敏 宏策發展有限公司課程總監 學校顧問及駐校導師 闖出教室創辦人

【教育創新】如果希望孩子能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思考,那麼就不該害怕教育的改變 教育不該再去教學生死背,學生的未來是要當知識工作者,他們要知道這些是不是有用的知識,這才是學生要學會的重要能力!

實驗以比賽形式進行,史丹福商學院研究生被分成14組,每組獲發一個內藏5美元的信封。這5塊錢,就是接受挑戰學員的「種子基金」(seed funding)。

參與比賽的團隊於某個星期三獲發「資金」,所有14組必須在周日晚指定時間前完成作業。在這四天裏 ….